12月10日晚,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艺术与传媒学院在成都校区(东区)学术报告厅联合举办了“纪念‘一二·九’运动89周年”音乐思政课,以合唱与专题讲解融合的形式,让思政教育 “声” 入人心,彰显思政协同育人效能。
音乐思政课合影
学院教师赵丹担任主讲,以《音乐中的党史》为主题,巧妙地将党史脉络与经典红歌串联。课程伊始,赵丹带领学生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烽火岁月,历史画面伴随着《南湖的船,党的摇篮》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等歌曲徐徐展开,同学们在歌曲讲解中深刻体悟到先辈们开天辟地、救亡图存的热血豪情。步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,《歌唱祖国》《我的祖国》等歌曲诉说着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团结奋进、战天斗地的激情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,一首《春天的故事》翻开了改革开放的篇章,赵丹讲述着时代巨变,从经济腾飞、港澳回归到民生改善,《紫荆花盛开》与《七子之歌》唤起同学们对祖国统一、民族复兴的深深认同。迈入新时代的壮阔征程,赵丹重点讲解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。她激励同学们秉持《我爱你中国》的热忱,怀《少年中国说》之志,在青春赛道上逐梦奔跑,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浪潮。期间,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穿插精彩合唱表演,用歌声为思政课增色。从悠扬婉转的抒情红歌,到气势磅礴的战歌,学生们以青春之声致敬革命先辈,传承红色精神,引得现场掌声阵阵。
赵丹现场授课
班级合唱现场
此次跨学院合作的音乐思政课,打破传统思政教学壁垒,借音乐感染力让党史知识鲜活起来,深化学生对党史的理解,推动思政协同育人不断向纵深发展。同时,让“一二·九”运动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传承延续,激励广大学生为强国建设持续奋斗。未来,两院还将持续探索创新思政教育模式,培育更多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:陈丹丹
拍摄:朱云哲
一审:邓海霞
二审:陈丹丹
三审:丁灵芝
2024年12月12日